• <ul id="2k2ce"></ul>
    <th id="2k2ce"><menu id="2k2ce"></menu></th>
  • <ul id="2k2ce"></ul><strike id="2k2ce"></strike>
  • <ul id="2k2ce"></ul>
    <ul id="2k2ce"><tbody id="2k2ce"></tbody></ul>

    歡迎來到 禮儀詞典網 , 一個專業的禮儀知識學習網站!

    加入收藏

    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中國 > 傳統文化

    傳統文化

    端午節詩歌

    分類: 傳統文化 禮儀詞典 編輯 : 禮儀知識 發布 : 08-10

    閱讀 :1466

    端午節是一個民俗意義豐富的傳統節日,劃龍船、吃粽子、掛蒲艾等習俗,歷盡2000多年而不衰,深深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,文人學士歌詠其事的很多。
    張建封(735—800),唐代詩人,兗州(今屬山東)人,才華出眾,并有戰功。德宗建中初年(780)任岳州(今湖南岳陽)刺史。他寫下的《競渡歌》最為生動、傳神:
    五月五日天晴明,楊花繞江啼曉鶯。
    使君未出郡齋外,江上早聞齊和聲。
    使君出時皆有準,馬前已被紅旗引。
    兩岸羅衣撲鼻香,銀釵照日如霜刃。
    鼓聲三下紅旗開,兩龍躍出浮水來。
    棹影斡波飛萬劍,鼓聲劈浪鳴千雷。
    鼓聲漸急標將近,兩龍望標目如瞬。
    坡上人呼霹靂驚,竿頭掛彩虹霓暈。
    前船搶水已得標,后船失事空揮橈。
    瘡眉血首爭不定,輸岸一朋心似燒。
    只將輸贏分罰賞,兩岸十舟五來往。
    須臾細罷各東西,競脫文身請書上。
    吾今細觀競渡兒,何殊當路權相持?
    不思得岸各休去,會到摧車折楫時!
    此詩描寫唐代的龍舟競渡,按“ 熱鬧場面———競渡情景———發生斗毆———作者觀感”的思路,把競渡場面描繪得有聲有色。這場競渡由官方主持,賞贏罰輸,故競渡中還引發斗毆事件。值得注意的是“ 競脫文身請書上”一句,意即剛賽好一場,輸方不服,雙方又脫去上衣,露出刺花的身體,請求再決雌雄。說明及至唐代,也有“文身”之俗。
    在吟詠端午的詩篇中,有不少是歌頌與緬懷屈原的。唐代詩人文秀( 江南僧,晚唐詩人)在《端午》一詩中寫道:
    節分端午自誰言?萬古傳聞為屈原。
    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
    此詩為屈原鳴不平,對昏君奸臣進行了無情鞭撻。立意高遠,是端午詩歌中奇崛之作。
    劉禹錫(772—842),字夢得,唐代詩人,與白居易齊名,時稱“劉白”,白居易稱之為“詩豪”。其詩善使事運典,托物寓意,以針砭時弊,抒寫情懷。其《競渡曲》云:
    沅江五月平堤流,邑人相將浮彩舟。
    靈均何年歌已矣,哀謠振楫從此起。
    揚桴擊節雷闐闐,亂流齊進聲轟然。
    蛟龍得雨耆鬣動,螮蝀飲河形影聯。
    刺史臨流褰翠幃,揭竿命爵分雄雌。
    先鳴余勇爭鼓舞,未至銜枚顏色沮。
    百勝本自有前期,一飛由來無定所。
    風俗如狂重此時,縱觀云委江之湄。
    彩旗夾岸照蛟室,羅襪凌波呈水嬉,
    曲終人散空愁暮,招屈亭前水車注。
    這首《競渡曲》記敘的是湖南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。在刺史( 唐代官名,州行政首腦)的主持下,各隊龍舟決一勝負。勝者歡欣,敗者沮喪。賽后女子在水中嬉戲,與岸邊彩旗相映生輝,為節日增添了無限的生趣。詩的結尾筆鋒一轉,由此前的龍舟比賽的熱鬧場景變為因屈原事引發的惆悵,“ 曲終人散空愁暮,招屈亭前水車注。”
    梅堯臣(1002—1060),北宋文學家、詩人。字圣俞,宣城(今屬安徽)人。因宣城古名宛陵,故世稱梅宛陵先生,在仕途上不甚得意。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與歐陽修、蘇舜欽齊名,并稱“梅歐”或“蘇梅”。其《五月五日》詩云:
    屈氏已沉死,楚人哀不容。
    何嘗奈讒謗,徒欲卻蛟龍。
    未泯生前恨,而追沒后蹤。
    沅湘碧潭水,應自照千峰。
    詩人為屈原的冤屈深感不平,同時對屈原的高潔品格給予高度肯定,“ 沅湘碧潭水,應自照千峰。”形象生動,立意高遠。這首詩為這個節日增添了幾分感傷的色彩。
    張耒(1054—1114),字文潛,號柯山,北宋詩人,蘇門四學士之一。其文風,源于三蘇,主張文理并重,平易通俗。他的《和端午》一詩是:
    競渡深悲千載冤,忠魂一去詎能還。
    國亡身殞今何有,只留《離騷》在世間。
    詩人在這里觀競渡,悼忠魂,念《離騷》,悲屈原,情緒悲愴。
    在吟詠端午的詩篇中,也有反映飲端午酒的。宋代著名詩人范成大(1126—1193),蘇州人,他的《竹枝歌》最為膾炙人口:
    五月五日嵐氣開,南門競船爭看來。
    云安酒濃曲米賤,家家扶得醉人回。
    本詩反映三峽人的端午習俗,上午在長江看龍舟競渡,中午“打牙祭”,飲云陽當地產的名酒———曲米春,因節日高興,以致“ 家家扶得醉人回”。云安,即今重慶市云陽縣。曲米,即曲米春酒。
    陸游(1101—1210),南宋愛國詩人,他的《乙卯重五詩》云:
    重五山村好,榴花忽已繁。
    粽包分兩髻,艾束著危冠。
    舊俗方儲藥,羸軀亦點丹。
    日斜吾事畢,一笑向杯盤。
    這首五律具體描寫了南宋時期端午節的習俗。作者吃了兩角的粽子,高冠上插著艾枝。依舊俗,又忙著儲藥、配藥方,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。到了晚上,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來。從中可以反映出,江南端午風俗,既有紀念屈原的意思,又有衛生保健的內容。
    端午食粽,也是古老而盛行的風俗。唐代詩人姚合寫有“ 渚鬧漁歌響,風和角黍香”的詩句,反映了當時吃粽子的普遍。“ 四時花競巧,九子粽爭新。”這是唐明皇吃了時興的“九子粽”后寫的贊賞詩句。
    此外,反映端午習俗的,民間還有大量的謠諺、故事、對聯,形成一種端午情結和端午文化,很有生活情趣,現摘取幾則,以供欣賞。
    民諺:
    端午插艾
    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
    端午節,劃龍船,
    掛蒲掛艾在屋檐。
    對聯:
    菖蒲驅惡迎吉慶,
    艾葉避邪保平安。
    故事:
    古時山西壽陽人祁雋藻,幼時聰穎過人,在五歲那年的端午節,為其三哥和三嫂送去五只粽子。自恃才學不凡的三嫂,見機試探一番小弟的詩才,脫口吟出上聯:
    “五月五日五弟送五粽,好香!好香!”雋藻不假思索地續了下聯:“三更三點三嫂伴三哥,好親!好親!”三嫂不禁臉紅耳赤,而心里卻暗暗稱奇。

    歌謠:
    劃龍船
    五月五日是端陽,龍船雙雙鬧長江。
    兩邊坐起劃船手,中間坐著打鼓郎。
    咚咚———呵喂!鬧洋洋!
    端陽兒歌
    五月五是端陽,門插艾,香滿堂。
    呷粽子,灑白糖,龍船下水喜洋洋。
    現代作家老舍(1899—1966)也寫有《七律·端午》:
    端午偏逢風雨狂,村童仍著舊衣裳。
    相邀情重攜蓑笠,敢為泥深戀草堂。
    有客同心當骨肉,無錢買酒賣文章。
    當年此會魚三尺,不似今朝豆味香。
    此詩寫出了舊中國過端午節的艱難情景。端午這天,風狂雨大,村童無錢購制新衣,文朋詩友們披蓑戴笠,相邀聚會,賣文買酒,懷念詩人杜甫。盡管佐酒的是炒豆子,但比之于當年的魚肉更香。此詩表現了詩人的樂觀曠達情懷。

    傳統文化 08-10

    下一篇:中國古代飲茶文化的變遷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
    上一篇:茶會禮儀與飲茶禮儀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|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|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|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|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|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|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|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|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|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|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|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|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| 亚洲AV色吊丝无码|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|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|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|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| 少妇无码?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|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|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专区|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|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|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|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|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|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|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|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|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|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|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|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|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|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|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|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