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火
社,就是土地神。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,一般定在立
春之后第五個戊日為春社。在社日舉行的祭祀土地神的聚會叫
“社會”。在“社會”上表演的秧歌、雜耍等娛樂活動就籠統(tǒng)地叫做
“社火”?,F(xiàn)在的社火,也不祭祀土地神了,也不再按什么社日了,
各村商定在春節(jié)期間哪一天方便,就在哪一天舉行。正月,正好是
農(nóng)閑季節(jié),所以,農(nóng)民為了慶祝豐收,祈禱來年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,還是年年
舉行“社火”,扭秧歌,跑旱船,唱大戲。紅紅火火,烘托出一番國
泰民安的升平氣象。人們自發(fā)的“扭”起來,“跳”起來,“跑”起
來,“唱”起來,希望我們的國家興盛起來。這就是社火的禮儀內(nèi)
涵。王駕枟社日枠詩云:“鵝湖山下稻粱肥,豚柵雞棲半掩扉。桑柘
影斜春社散,家家扶锝醉人歸?!?/div>